今年特別是下半年以來,由于原材料價格以及勞動力成本上漲,特別是美國爆發次貸危機的影響,我國機械行業包括機床行業普遍出現庫存增加、增速下滑的狀況,行業面臨壓力。其實,相對于機床行業前幾年30%~40%的增長,現在的情況反而是正常的。僅有增長的額度是不夠的,還需要分析增長的結構以及增長的拉動因素,究竟是依靠規模還是依靠質量,這一點對判定是否健康的增長也很重要。 機床行業的影響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大領域。首先,原材料供應如鋼鐵等,還有間接設備對機床成本的影響。機床的成本40%來自原材料,鋼鐵的價格從年初的上漲到最近的走低,對機床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其二,機械設備行業對機床行業的影響。最近除了工程機械行業以外,其他機械行業的增長回落都很快,機床行業需要隨時關注這些客戶行業的動向。其三,出口對機床行業的影響?偟膩碚f機床行業出口額在總產值中的占比不大,出口并非行業最重要的拉動因素,但整個國家出口規模的下降會對機床行業產生間接的、較大的影響。今年以來,江浙一帶模具行業下滑較大,這對我們機床行業將會產生直接影響。 機床行業應對當前形勢的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第一,從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機床行業經過近10年的行業復蘇、振興,已使產品、人才、技術在世界上逐漸得到認同。即使這次遭遇下滑,由于有實力作保障,也不會像上個世紀那樣使全行業陷入困境。第二,改革開放以來,機床企業的機制發生變化。東北地區的機床企業生產能力強、發展快、歷史悠久,國企轉制為股份制的企業較多;西北地區以國有控股企業為主;江浙以民營企業為主。體制的改變,為機床企業增強了活力和應變能力。其三,現在國家對裝備制造行業十分重視,在政策方面對機床行業特別是數控機床行業有傾斜,包括明年即將實行的增值稅轉型都將對機床行業產生利好。 雖然目前總體的經濟形勢不容樂觀,但機床行業卻是“憂中有喜,喜中有憂”。既有不利因素,值得我們去改進,也有有利因素,給予我們希望和前景。機床行業的不利因素主要包括:機床內部結構調整緩慢,一些高端產品仍然只有部分企業具備生產能力;今年以來機床進口增幅增大,前10個月機床進口總量為63億元,而2007年全年機床進口才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