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
 |
|
工業機器人井噴式發展 進口依賴癥亟待治愈 |
發布時間:2017/4/15 15:27:46 來源:鑫泰科技 發布者:manni123 |
|
從“工業大國”轉型為“工業強國”,提升工業機器人整體水平是“中國制造2025”得以實現的重要環節。盡管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井噴式增長,但仍落后于國際水平。
在“中國制造2025”等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刺激下,“機器換人”正在成為當下制造業最火熱的話題,中國工業機器人行業也迎來了井噴式增長期。
目前,在中國制造行業中,每萬名工人僅對應30臺機器人,而韓國、日本、德國和美國在這一領域的數字為437臺、323臺、282臺和152臺。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FR)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工廠使用的機器人數量將超過其他國家,但我國機器人密度方面卻遠遠落后于其他工業化程度更高的國家。
在如此有誘惑力的市場中,掌握話語權的依然是“四大家族”——瑞士ABB、日本發那科公司、日本安川電機、德國庫卡,占據全球工業機器人60%以上的市場份額,在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研發上處于絕對領先地位,而國內廠商還沒有叫陣“四大家族”的實力。
當前,我國正走在從“工業大國”轉型為“工業強國”的路上,提升工業機器人國產化率及技術水平是“中國制造2025”得以實現的重要環節,唯有正視缺陷,有針對性的補足,才能避免拔苗助長的悲劇。
從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RV減速器和諧波減速器來看,目前,世界75%的精密減速器市場被日本的哈默納科和納博特斯克占領,其中納博特斯克生產RV減速器,約占60%的份額,哈默納科生產諧波減速器,約占15%的份額。
雖然近幾年國內一些公司開始量產RV減速器,但在扭轉剛度、傳動精度等穩定性和精度指標方面差距還比較明顯,耐疲勞強度方面差距也比較明顯,容易磨損報廢,所以鮮有國產機器人企業選用,普遍還依賴進口。
另一方面,在國內伺服電機市場中,前三名松下、三菱、安川也均為日系品牌,總份額達到45%,門子、博世、施耐德等歐系品牌占據高端,整體市場份額在30%左右,而國內企業整體份額低于10%。
總體而言,國內從機器人制造到產業技術人員等方面都還不具備,機器人制造主要還是依靠日本德國等國在中國的機器人工廠,高品質軟硬件也依賴進口,產業技術人員匱乏,成本高昂,其中的編程軟件也基本使用外國軟件。
要知道,工業機器人是一個人才、資金、技術密集型行業,不像家電一樣看著說明書就能操作,工業機器人要真正用于制造業的生產流程,需要與不同行業的生產工藝、流程和管理體系集成在一起,加強行業專業化。除此之外,在技術路線上另辟蹊徑也是國產品牌突圍的一個現實路徑。鑫泰數控加工中心機器人龍門
隨著人工智能的到來,新一輪技術競爭即將掀起。而人工智能的背后便是智能機器人,毫無疑問,目前、乃至未來一段時間,都是工業機器人大力發展的時代。因此,我國必須加快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全副武裝迎接工業2.0時代的到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