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
 |
|
以創新為動力 山東戰略新興產業再布局 |
發布時間:2017/4/14 13:50:54 來源:鑫泰科技 發布者:manni123 |
|
為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為先導性、支柱性產業,日前,山東省出臺了《山東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戰略新興產業創造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規劃》明確了我省‘十三五’期間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方向和重點。”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區域經濟所所長高福一認為,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對山東省產業結構調整、構筑經濟增長新動能等具有重要支撐和帶動作用。
以創新為第一動力
“部分領域核心技術缺乏,創新能力不夠強。”高福一說,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但仍面臨諸多瓶頸。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就要以創新為第一動力,選擇優勢領域,構建企業主導的協同創新平臺和創新機制。聚焦可能產生革命性突破的技術方向,開展基礎性、引領性、標志性重大核心技術研發,推動技術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以創新為動力 山東戰略新興產業再布局
按照《規劃》,山東省將組織實施重大創新工程,培育創新主體、集聚創新要素、優化體制機制,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大力推進前瞻性、戰略性關鍵技術攻關,持續為戰略性新興產業注入新動力。
實施創新百強企業培育工程,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造就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龍頭骨干企業,發揮對重大技術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投入的支撐作用。引導中小微企業走“專精特新”的路子,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細分領域深耕細作,研發掌握關鍵環節的高端技術,占領細分市場較大份額,成為行業“隱形冠軍”“小巨人”。到2020年,年主營業務收入過百億元的大型骨干領軍企業超過100家,培育一批擁有自主先進技術的“高、精、尖”中小企業。
面向制約產業發展的戰略性技術和關鍵共性技術,加快布局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技術創新平臺。新增約1000家工程實驗室(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省級創新平臺,爭創50家以上國家級創新平臺。到2020年,國家級創新平臺總數超過260家、省級創新平臺超過3000家。
發揮企業在創新中的骨干作用,支持企業牽頭提出研發方向、凝聚創新資源、自主實施投入,形成以市場為導向的協同創新機制。支持浪潮、萬華、濰柴、威高等大企業牽頭組建一批優勢互補、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省級重大產業創新示范聯盟。
支持企業探索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四眾”開放式創新平臺建設,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前沿技術研究、新商業模式推廣和小微企業的孵化,形成骨干領軍企業引領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新機制。到2020年,建成一批由企業、院校或科研機構主導的國家級協同創新平臺,組建一批省級重大產業創新示范聯盟。
以市場化為導向
“要協調好政策引導與市場化,把握好需求的潛力。”山東省宏觀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認為,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應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注重市場化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需求為引領,自主選擇發展路徑和方向,“政府要做的就是完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和普惠性政策,鼓勵創新、適度監管,優化調控指導方式”。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發展高速寬帶網絡,推進固定寬帶網絡升級。推動全省城鄉光纖網絡深度覆蓋和速率提升,城市家庭普遍具備每秒1000兆比特(1000Mbps)以上接入服務能力,農村家庭普遍具備100Mbps接入能力。
根據《規劃》,山東省將實施大數據戰略,突破大數據關鍵技術和產品,培育大數據服務業態,完善大數據產業生態體系。重點圍繞數據采集、整理和分析,實現數據集聚增值,形成適應不同類型的主體數據庫,打造大數據資源平臺。
培育一批能夠提供互聯網、物聯網、服務外包、電子商務、移動應用程序(APP)等大數據增值應用和衍生服務骨干企業。加快推進大數據創新應用,深化大數據在政務、工業、農業、民政、旅游、交通、質監、警務、教育、健康醫療、就業及社會保障等重點領域的應用。
生物產業中,加強化學創新藥物的開發和研究。瞄準市場潛力大、臨床急需、國外專利即將到期的新興藥品,加快開發一批化藥首仿品種。穩定發展普藥,推廣緩控釋、透皮吸收、粘膜給藥、靶向給藥等新型藥物制劑技術,加快發展抗腫瘤、糖尿病、精神神經疾病、心腦血管疾病、胃腸道用藥等藥物。
大力發展醫藥配套中間體生產,延伸產品產業鏈。加快推廣膜分離、酶法、生物轉化等化學原料藥綠色制備及清潔生產新技術,推廣藥品智能化生產、藥品質量控制等先進技術。
從“為我所有”到“為我所用”
當下是共享經濟時代,山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要充分發揮各地比較優勢,明確主攻方向,集中力量培育差異化的特色優勢產業。
“一些人力物力財力相對薄弱的地區要充分利用好‘外力’,在不具備‘為我所有’的前提下,盡量實現‘為我所用’,轉變觀念,營造好產業發展的生態環境,打造共享平臺,發展壯大自身。”高福一認為,山東省高層次人才團隊偏少,智力支撐有待增強。
按照《規劃》。山東省將加強高層次人才及團隊引進。實施更具競爭力的引才政策,完善“領軍人才+創新團隊”的人才引進模式,吸引海內外高層次和高技能人才帶領團隊來魯創新創業。完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領域,大力培養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及金融、管理等相關專業產業高端人才。對接“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實施泰山學者、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外專雙百計劃”,支持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引進海外高層次創新人才和團隊。
加大復合型人才緊缺人才培養。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共建人才培養基地,開展復合型人才高端研修培訓和定向聯合培養。培育和傳承新時代工匠精神,健全企業、行業領域首席技師制度,重點打造山東省“金藍領”培訓品牌,不斷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經濟待遇和社會地位。推動高等學校開展跨院系、跨學科、跨專業人才培養,動態調整高校學科專業設置,適當擴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相關專業招生比例。鑫泰數控加工中心機器人龍門
落實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三權”下放實施細則,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比例,強化對科研人員的股權激勵和績效激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