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
 |
|
中國“智造”浪潮涌進 智能控制技術人才將迎來井噴 |
發布時間:2017/3/18 15:26:05 來源:鑫泰科技 發布者:manni123 |
|
當今,世界高科技競爭和突破正在創造著新的生產方式和經濟秩序,高新技術滲透到傳統產業,引起傳統產業的深刻變革。自動控制正是這場新技術革命中產生的新興領域,它除了要求有精度、動力、快速性功能外,更需要自動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實現自適應、自控制、自組織、自管理,向智能化過渡。
從典型的機電產品來看,如:數控機床、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等,無一不是機械、自動化、信息技術的集成融合。隨著行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組合,中國制造業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快速發展階段,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自動化與信息技術相融合的智能控制技術專業人才的需求量將出現井噴。
京津冀一體需要大量的智能控制技術人員
近幾年,京津冀一體已成為我國著名的經濟區和制造業基地,工業產值逐年攀升,各種成分的經濟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大量引進高新技術設備已成為必然,其中自動控制產品更是占主導地位。目前,天津市高級技術工人緊缺,且年齡偏大,知識與技能急需更新換代。在2015年公布的“天津市百萬技能人才培訓福利計劃”中,可編程序控制技術人才已經列為“非常緊缺”的職業。
新形勢的發展需求大量的專業人才
當前,全球正出現以信息網絡、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為代表的新一輪技術創新浪潮,誕生了工業互聯網、工業云等一大批新的生產理念。隨著德國提出了工業4.0,美國通用電氣公司提出了工業互聯網,美國羅克韋爾自動化公司提出了互聯企業,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在工業生產制造領域的應用成為大勢所趨。以德國為代表的制造業進入了一個工業自動化與信息化高度融合的工業4.0時代,對產業鏈高端的技術技能人培養提出了更緊迫的要求。
德國工業4.0就是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新工業革命。此次工業革命目前表現出兩個根本性的產業模式轉變,一是終結大規模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從而轉向定制化的規模生產,大量個性化生產、分散式就近生產將成為重要特征;二是將工業互聯網應用到制造業,實現產業形態從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的轉變。
解讀數字化工廠
制造業面臨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大機遇。新一輪工業革命是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是以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核心,建立在物聯網和務(服務)聯網基礎上,同時疊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的突破而引發的新一輪產業變革,將給世界范圍內的制造業帶來深刻變革。
“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是2015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中首度提出的概念。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如此表述:“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制造業是我們的優勢產業。要實施‘中國制造2025’,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綠色發展,加快從制造大國轉向制造強國。……促進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開發利用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等技術,著力在一些關鍵領域搶占先機、取得突破。”
制造業的數字秘訣鑫泰數控加工中心機器人龍門
2015年11月,教育部把智能控制技術專業更名為智能控制技術,則進一步明確了該專業的發展方向,即智能制造。隨著全球制造業向智能化方向轉型,智能控制技術專業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