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
 |
|
我國能源成本趨降 實體經濟企業受益 |
發布時間:2016/9/9 14:09:59 來源:鑫泰科技 發布者:manni123 |
|
經濟新常態下,減輕企業的運營負擔,讓企業輕裝前行,對于穩增長、促改革至關緊要。日前,國務院出臺《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要求在三年左右的時間內,進一步降低能源成本,使實體經濟企業用電、用氣定價機制市場化程度明顯提升,實現工商業用電和工業用氣價格合理降低。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我國通過各種行政及市場化手段,著力推動實體經濟企業降低用能成本,已經取得不菲成果。再加上眾所周知的煤價、油價長期低位運行,綜合來看,我國實體經濟企業用能成本整體正呈現出逐漸下降的態勢。
經濟下行壓力下,實體經濟企業對電費支出的敏感度上升,直接降電價就成了為企業“減負”的最有效手段。電價下降的背后,將是實體經濟企業實實在在受益。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國網各級交易中心共達成交易電量5513億千瓦時,通過市場交易,相當于為企業減少電費支出216億元。 天然氣市場化改革也在穩步推進中。就在8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了《關于加強地方天然氣輸配價格監管降低企業用氣成本的通知》,要求全面梳理天然氣各環節價格,降低過高的省內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減少供氣中間環節,取消不合理收費,減輕用氣企業負擔。鑫泰數控加工中心機器人龍門 毋庸置疑,天然氣價格改革的最終目標是市場競爭定價。“十三五”期間,國家將從推動非居民天然氣價格與居民天然氣價格并軌,門站氣價由供需雙方自主協商確定、政府只監管管輸和配氣環節,交易環節實現平臺化競爭交易,實施峰谷氣價等多個方面,促進這一目標的達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