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您目前的位置:網站首頁 => |
 |
|
“互聯網+”智制制造國際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
發布時間:2015/9/15 10:26:15 來源:鑫泰科技 發布者:manni123 |
|
9月2日,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與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中國“互聯網+”智制制造國際研討會在南京召開。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江蘇省經信委副主任胡學同、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葉榮生出席會議并致辭。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子學做主旨演講。會議由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執行秘書長高素梅主持。會上,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與中歐數字協會簽署了戰略協議。 “互聯網+”智制制造國際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陳偉指出,在“互聯網+”浪潮下,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當前,我國正處于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在這一轉變過程中,智能制造是對于提高生產效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互聯網+制造”方面,我國將重點發展智能裝備,組織實施智能制造重大工程、加快智能工廠、智能車間的建設,推進工業云、工業大數據中心建設,推進服務型制造,到2018年培育一批制造業服務化轉型的領軍企業。 陳偉還表示,在世界范圍內一些發達國家,對互聯網和智能制造都給予了高度的重視,把互聯網和智能制造作為促進制造業升級的關鍵。全球智能制造發展需要全方位合作,雙方需要加強基礎前沿和應用研究合作;共同探索創造科技與產業合作的新方式、新機制;深化工程教育、職業教育合作,培養新一代創新創業人才。同時,需要完整的產業生態,不僅需要推動大企業之間的互利合作,更需要為中小制造服務企業合作搭建平臺、提供支持,推動投融資合作,鼓勵支持大眾創新、萬眾創業。還需要加強政府間在法律、政策、工業技術標準等公共服務合作,共同構建全球制造業發展的新格局。
周子學副會長就“互聯網+”時代信息產業如何創新進行了深入闡述。他指出,在工業時代,消費、投資和凈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而在“互聯網+”時代,經濟增長的驅動力在于創新。企業在“互聯網+”時代的創新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產業鏈式創新;二是平臺式創新;二是生態式創新。產業鏈式創新是指通過產業鏈上下游或者產業鏈同一層面的整合而形成的創新模式,其發起者通常已經在原行業占據領先。平臺式創新與網絡緊密相關,主要借助于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以及全球化網絡平臺,并對互聯網資源進行整合。生態式創新是在產業鏈創新和平臺式創新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創新模式。無論是產業鏈式創新、平臺式創新還是生態式創新,均是通過不斷地分工和整合去實現的。整合是創新的鮮明特征。 周子學強調,我們應通過技術進步、效率提高優化投資結構,激發創新活力;通過信息消費來刺激內需市場。同時,經濟發展方式應從粗放發展轉變為集約發展,從而促進經濟內生增長。鑫泰數控加工中心機器人龍門
“互聯網+”智制制造國際研討會在南京召開 會上,來自德國SAP公司的全球副總裁柯曼、中興通訊公司副總裁林曉東、亞信科技中國總裁武軍等企業代表以及中歐數字協會主席魯乙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劉多等專家就“互聯網+”智能制造發表了精彩演講。 |
|
|